赵构对北面的信王赵榛一直都很关心。一方面他害怕信王威胁自己的皇位而对信王赵榛憎恨入骨,恨不得赵榛立刻死去。另一方面面对强大的金军害怕无比的赵构,还想让北方的赵榛牵制一下凶猛南下的金军,不希望赵榛这个十八弟真的死去。
陷入矛盾的赵构立刻召来李纲,询问信王的事情。当然,最主要的,是赵构想知道在北方轰轰烈烈抗金的信王是不是真的是自己的十八弟。
因为李纲参加过皇族弟子参加的祭祖祭祀天地的活动,见过信王好几次,他是认识信王的。毕竟,仅靠书写字体,是不能确认北方的信王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亲弟弟的。赵构必须确认一下。
李纲见到赵构,首先先行禀奏自己此次河北之行的经过,并且表示信王殿下的确是真的信王,不是假冒的。而且详细说明了信王义军在北方面对的形势,并附上信王军总帅信王赵榛的书信。
皇帝赵构急召李纲前来问询。他最关心的还是信王赵榛是否能与金国大战看,自己与金国能否议和。还有最为关键的是,信王赵榛是不是也与金国暗中议和。因为现在信王义军与金军没有在发生大战,而金军却一直南下追杀赵构。这让高宗赵构很担心信王赵榛想坐山观虎斗。
李纲如实禀奏。从各种迹象上来判断,信王军与金国存在议和的可能。而之所以有这种可能性,都是因为信王义军的强大和金国的执意南下侵占更多土地的原因。除此之外,信王没有粮草缺少物资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随着信王义军的战斗力越来越强,战果一次比一次辉煌。现在让中原大地上出现了第三股势力。这股势力其实非常强大,不管倒向任何一方,都将直接改变战斗的局面。侥幸的是,赵榛和信王义军都是大宋子民,他们期盼驱逐金兵,恢复大宋河山,愿意为大宋冲锋陷阵,收复故土。
只不过,他们效忠的是那个英勇善战、足智多谋,能带领大家百战百胜的信王赵榛,而不是现在这个登基做皇帝的赵构。
李纲的这番话让皇帝赵构沉思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