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和称臣当儿皇帝。但是现在有了这个赵榛,这个百战百胜的信王,恐怕对我们的南下占领宋朝的大业有很大的威胁。必须告诉完颜宗望这个信王的厉害,最好调动主力先灭了他。要么,就逼迫赵构下令让赵榛会南方,我们假装同意赵构求和当儿皇帝的愿望,让他杀了赵榛。”
攻打大宋东京那一仗,在座的金军将帅都参加了。其实在金兵占领东京时,宋王朝还有不少实力,可以和金人较量。但是赵佶、赵桓自己却放弃了抵抗。
例如金兵第一次南下之后,中山、河间、太原三镇中还有不少城市在为宋廷守城,拒绝金兵的诱降,宋廷却派官员前往交割,劝他们投降金人,以致激起老百姓的愤怒,把那些劝降的官员活活打死。
在金兵两次南下的时候,都有将领起兵勤王,愿为国家效力,但是宋廷以粮草不足为由,再三劝他们回去,使得他们十分寒心。古今中外,凡是国家有难,臣民愿意出力,必得国家嘉奖。
而赵佶赵桓当权的宋廷却反其道而行之,总是不放心自己人,千方百计把爱国军民推出去。他们宁肯相信言而无信的金国侵略者,也不相信自己的臣民。最后是自食其果,自取灭亡。
假如在金兵第二次南下之时,赵佶赵桓父子不是明争暗斗,而是和衷共济,能够好好商量,就可以留一个人在东京应付局面,另一个人到南方去另立据点。如果东京沦陷,还可以由新据点发号施令。
许多勤王队伍,还可以奔向新据点,为国立功,把宋廷支持下去。可是,这父子两人心怀忌惮,都不放心对方,唯恐自己倒了霉,而让对方占了便宜,宁肯大家同归于尽。
赵佶逃到南方的镇江避难之时,就有在南方另立小朝廷之意。但是赵桓对他很不放心,在把他接回东京之后,实际上已经对他加以软禁。最后是被金人一锅端,赵家亲王宗室全部被掳,只跑掉一个赵构。赵佶被形势所迫,禅位而不让权,赵桓受到他的压制,虽然一度想振作而受到掣肘,结果一事无成,一败涂地。
让金兵主力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