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光和三年五月初九,东海郡国治书彭湘,抵达洛阳,奉王上刘袛之命,向皇帝陛下刘宏进贡。东海王内府总管张忠与常侍张让等有旧,厚结十常侍,并述所求,张让、赵忠等俱皆应允。
三日后,彭湘应召上殿,进奉金帛锦绣、珍珠玛瑙等物,待贴有‘东海贡品’的十八坛美酒抬上大殿,文武百官顿时躁动起来,不说什么酒了,那红纸稀奇不说,就那写的龙飞凤舞‘东海贡品’四个字,一下子把一些文臣镇住了,议郎蔡邕顾不得体统,跑到酒坛前细细观看,连连赞叹:“好字!”“好字!”问了彭湘,知道是才十三岁的王世子刘羡所写,不由惊叹:“此子文笔仿若天授,老朽不如也!”后来,各式纸张、卷轴、折扇、灯笼等纸品,还有铁锅、铁锹、铁犁等用具,打开包装,都呈了上来,由彭湘一一讲解,听得百官们都惊呆了,纷纷交口称赞刘袛父子忠孝,还有的大臣竟说:白纸易做,则教化易也,教化易则天下大治近,故,此白纸是‘天降祥瑞’!东海王父子用心良苦,实忠王、嘉王也。。。。。
早听了十常侍对刘袛父子说了好话的皇帝刘宏,心里高兴,见满朝文武,不论宦官、外戚,还是士人、清流都盛赞刘袛父子,奉承恭维自己,更是愉悦。颁下旨意:“。。。。东海郡国刘袛父子,煦仁见义,有顺无迕,有忠无逆。。。。赤忱贤王,惟化之慕也。赐王刘袛‘东海嘉王’号,增邑至八千户。免其国租调、赋税三年,另每年进贡美酒百坛,各式纸笺五万张。。。。。闻其国常有盗匪流窜,朕心不宁。应所求,许自置甲兵千五。。。。。钦此。”
皇帝御旨嘉勉,一时天下俱知东海王刘袛尽忠,其子刘羡聪慧纯孝。彭湘更是时常与杨赐、王允、蔡邕等清流名士间走动,宣扬刘羡所作诗赋。几日内,贵胄名流,酒肆茶寮间满是吟诵“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声。对少年刘羡之才,人人叹服。
刘羡仁孝,神童之名不胫而走,所作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