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登走了,在东海王府高高兴兴的玩了两天,带着刘袛、王妃回赠的礼物,带着刘羡发明的纱门、纱窗样品,带着刘羡口述、陈登自己记录的菜谱,带着无数的惊讶、感叹、疑问、钦佩,恋恋不舍的走了。
“哥哥要是不走,和我们在一起,那多好啊!”在郯县的城门口,刚送走了陈登,陈应又不舍起来。“哥哥要读书识字啊,应弟弟,知道吗?只有读了书才能有本事!”看着陈应似懂非懂答应的样子,刘羡笑了起来。
就在刚才,小陈应还哭着喊着,撒着泼,打着滚儿,嚎啕大哭,死抱着刘羡的大腿,就是不回去。陈登又好气又好笑,涨红了脸,硬是要把弟弟抬上牛车。看到陈应真不想回下邳,刘琬也哭着脸,可怜巴巴的望着自己,刘羡便劝着陈登,说道:“应表弟不愿回家,无非是在家中须得识字,不及此处玩耍爽快。如此,让他在小弟处屈住一月,小弟保他识得两百字。”陈登一听,笑容满面的马上答应,唤上家丁奴仆,坐上牛车扬长而去。。。。
陈登啊,陈登,咱们是姑表亲那,希望乱世来临时,你能效忠与我!
站在城门口,看着陈登渐渐远去的车队,离别的伤感又勾起了刘羡的思虑:前天晚上,自己与陈登都喝醉了。谈起两人的醉态,母后很是好笑,告诉自己说:“汝表兄指着汝说:‘汝,汝,汝不是人,汝是神仙下凡尘’,说完就趴在地上睡着了,这个登儿啊,从小就聪明。现在看到汝胜过他,心里急啊”。是呀,我心里也急啊。还有三年时间就是甲子年!那时,就是讲虚岁,我才十六岁,能干什么?昨天,陈登看到自己准备炼铁,大惊失色,生怕自己造反。等说到做铁锅、农具才放心,还说一定要注意避讳。唉,难道堂堂的世子殿下炼铁都不行吗?自己还想着跃马横刀的冲锋陷阵,谈笑风生的运筹帷幄呢!看来不行了,现在自己是汉室宗亲,只能在封国内混吃等死,皇帝不会让你带兵打仗的,最多就是守守城池。水泥、火药想都别想了。黄巾之乱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