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天荡的“荡。”就是“积水长草的洼地”之意。这样的地方,小船可以自由进出,中型船就有些麻烦,大船入内,须循中间水位较深的路线,否则极易被水草缠绕,进退不得。
当初兀术军慌不择路,误入荡内,就有包括中军指挥船在内的好几大战船,被水草淤泥弄得差点搁浅。如果不是追兵的船更大,更不敢进荡内的话,估计黄天荡之战早结束了——主帅被擒还打个什么劲。
金军稍大些的战船,进出荡内,都是沿水草杂物清理较干净、水位较深的正中线直进直出,不敢有半点跑偏——这也是宋军只能围困,不能借着水战优势,入荡内剿杀的原因。毕竟一旦打起仗来,耗子,哪里还顾得上是走直线还是曲线?宋军多是大中型战船,一旦陷入荡内,结局立马被翻盘。这样的蠢事,熟知水战的韩家军自然不会干。
因此,黄天荡之战,胜负关键就在一个“围”字。但是,这一切,将在正月二十二这一天发生重大转变。
凌晨,天色灰蒙,江风呼号,有丝丝细雨。时近惊蛰,长江风向已由往日的西北风转为东北风,黄天荡出口,即为下风。
宋军在长江北岸的连环水寨一片静谧,寨墙上巡兵手中的火把,在氤氲的江雾中,发出蒙蒙红光,飘忽迷漓,有种雨夜奇谭的凄迷。一个头戴斗笠、持竹杖,披蓑衣,与这迷漓背景很衬的不速之客,倏然破开江雾,闯入巡兵的视线中。
“来者何人?止步!速速报上来意,否则箭矢无情。”
面对数十支映着火光的森寒箭镞,来人停步,伸手入怀,取出一封书信,向巡兵示意。
书信很快传到随军记室手中,记室展开一看,大惊,慌忙上报。很快,数条小舟从水寨西闸驶出,迅速被江雾吞没。
来人随后被带到中军行营,诸将在座。正中上首,一身鎏金山文甲,宽脸虬髯,浓眉虎目,带着绥德汉子特有的彪悍气息的韩世忠,目光如炬,盯住来人。
“上坐者就是都统制,跪下参见!”押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