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师徒之间靠口传心授,代代相传,千百年来从没有人打破这种传统,既然林天胜能够从道,必然有所师承,只要他说出师傅名号,凭自己的交际绝对能够打探到他的根底,不至于把道教协会会长一职交给一个心术不正的人。
历史上,一代仙道吕洞宾,能够仗剑执佛,斩妖除害,为民造福,自然少不了汉钟离的指引,才能通过了重重考验,跨入道门,成就一代威名。
这类实例,多如牛毛,举不胜举。
自古就有一种说法,认为无师则名不正,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世间各行各业,或多或少都有这种规矩的存在,纵使林天胜极有天赋英才,也不可以逾越。
有了名师授业,林天胜掌管道教,弘扬道教法义才会名正言顺,顺理成章。
“这个,不瞒您说,我还真没拜过教经过师,都是自学自娱的,上不得台面!”
林天胜对老道的心理早已洞若观火,所以见他并未往“天眼通”和“心通”上说,也就顺坡下驴,装聋作哑。
“哦,这倒是新奇啊!”
老道听了林天胜的解释,仍然一头雾水,好家伙,这不等于什么也没说啊!不过,既然林天胜不肯明说,自己也就不便道破。“己不所欲,勿施于人”。道家讲究的就是无知无着,顺其自然,何况自己已然对他的斤两猜出**不离十了,无须非要像考古或鉴宝那样一定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老道起身从背后墙上取下一柄桃木剑和一把拂尘放到茶几上:“林先生,不知你可否认得这两件东西?”
既然已经算出林天胜就是未来道家掌教,且卦象昭示林天胜胸怀宽广,人品敦厚,将来道行无量,所以老道也就无暇多虑,直接将这标示道家身份和地位的剑和拂尘赠予林天胜,期望他日后,将全真教发扬光大,了却心中夙愿。
“道长,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两件东西,一个是桃木剑,用来降妖除魔;另一个是拂尘,算是一件用于防身自卫的兵器,也是修道之人自扫灵台清净的法器,不知我说的对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