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阵地,这个火箭筒都有出色的效果,价格却不贵,只是比50迫击炮贵上少许,50迫击炮的标准价格是550美元,反坦克火箭筒的价格则是650,炮弹的价格是180美元。
有了这样铺垫,再加上一款并不算太昂贵的武器,即便是10万个也不过是6500万美元,30万套加上足量的备弹,也不会超过3亿美元,这并不是一件大数字。
经过战争的进程,现在的德国已经跟之前明显的不同了,中国对于德国的输血相当的到位,无论是大量的劳动力的引进,还是各种的原材料,机器设备,甚至是古董,这些都给德国巨大的支持。最关键的是,中国还不是盲目的,无偿的支持,占据了对德支持的最大的项目,劳动力引进之上,这些在德国看来,只能够作为俘虏,白白浪费粮食的人,其中的三分之一,成为了为中国添砖加瓦的基础。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甚至受到过高等教育,或者成为教师,或者成为某一行业的合格工程师,这些都是中国紧缺的,至于其他的,妇女可以做一些第三产业,儿童可以进入学校,培养对于中国的归属感,至于老人,不说老人的数量,在俘虏之中相对较少,就算是较多,为了稳定住他们,也必须要优待,这样算下来,虽然每年给德国付出了巨额的资金,可是这些人劳动创造的更大,直接给中国提供了稀缺的中档人才。
有些交易就是这样,如果设计的好,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基点的话,就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德国缺乏人口,却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要想把这些人口发挥作用,必须要投入更多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偿失,还危险,中国远在万里之外,庞大的人口足以承担这些人力的增加,在极度绝望的情况下,没有人能够单身一个人,穿过数万公里的陆地,甚至大部分时间都要行走于敌占区,然后回归到祖国,既然没有办法跑,欧洲又没有杀生成仁的这样先例,为了吃饭的前提下,为敌人劳动,也算是可以接受的,最起码,中国不是德国那样,直接在战斗之中的敌人。
其他,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