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曾经做过实验,把火力加强到德国人的程度。美队可以发挥出德国85%以上的战斗力,如果提升50%,美军的战斗力会跟德国一样。
战斗力一样未必能够战胜,却代表着伤亡的大大减少,伤亡比例不再是1:3,会降低到可以承受的程度,可惜美国没办法变成这样,小规模的试验部队,或者主力部队,可以增加火力。可是那需要训练,没有足够的训练,即便是增加了,也很难发挥作用。如果全部的部队,都增加到德国的程度,那不是一般的困难,原因非常的简单,后勤压力。
美国一直都搞不懂,为什么德国可以支撑这么庞大的火力。他不知道的是,德国可以使用中国廉价军火,中国的生产能力,中国的人工,让中国大部分军火的价格,只有美国成本的二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一,这种情况之下,即便加入了足够的利润,给德国的价格,也不会超过美国成本的八成。美国既然销售武器,甚至是租界条约,肯定是要利润,没有足够的利润,他怎么给财团开利润,怎么通过财团发挥影响力。
综合这样情况,美军的军火价格是德国的3倍以上,这还没算无限潜艇战的影响,本身在一战之中,大放异彩的潜艇战,因为中国的出现和改良,让潜艇的战斗力大大提升,到一战中期才普及的1000吨以上的远洋潜艇,西北介入之下,直接就拿出来了成熟的2500吨的潜艇。
对于任何战舰来说,吨位就代表着战斗力,可以使用更强的动力,更大的主炮,更厚的装甲,潜艇这么一种极端性的舰船,就更加如此,潜艇不用防护,因为只要被水面舰艇发现了他的位置,再厚的装甲也没有用,哪怕是后世的核潜艇都是一样,所以他只能够增强到攻击和动力上面,2500吨的潜艇,增加的动力很有限,速度提升的不是特别的明显,可是鱼雷的数量比1200吨的,最少增加了4倍,续航里程也增加了一倍,这样的潜艇,可以随便的出去一两个月,不用回到基地。
这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结果,增加了鱼雷的数量,单位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