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打了很多,大部分都卖个了商行。留下一些杂粮,她又做了一些手艺活。比如络子,手绢。荷包之类的,卖的不错的,估摸着,大牙应该添一件新衣服了,二丫和小牙子,可以穿哥哥或者姐姐的旧衣服,庄户人家,一分钱一分钱,都要省着过,今年最多是活泛一点。
到了集市上,十里八乡的好东西,都集中到这里,有编制的竹篮,还有一些的用麦秆编制的物件,这些家里不缺,在秦氏看来,要给几个孩子撕下几尺布,毕竟,大牙子的衣服,已经换到了二女儿的身上,以前是不舍得,现在,当然是让孩子过好一点。
“去布店吧!”王三江说道,秦氏哪有不同意的,她估摸着,年节的棉布会涨一点,可品种全,最好的是,那些剩下来的碎布头,可以作为荷包上面的搭配,只要用心点,又是一笔收入。
布店那里,在偏远的山村,永远是市集上面,最热闹的地方之一,进入腊月就是如此,每逢年节,都会有人在哪里买东西,秦氏还在盘算着,扯了布,到底去那一家染坊,镇上的刘家是十里八乡最大的,印染要等,他们的染池大,一次要十几匹布才开一次,小门小户的,少则七八天,多则十天半个月的,这怎么等得起,可是村上的小染坊,一两匹都可以染,那个效果,真的是不好,不均匀不说,还不好看,灰突突的,完全没有光泽。
接踵的人群,有进去的,也有出去的,不同的是,进来的多,出去的少,一个大嫂,叫喊着,从人群之中钻出来,秦氏眼尖,看到了那个大嫂,竹篮子之中,放着一圈布,那个颜色,是蓝色,但是的轩亮亮的,色彩很不一样,她三步两步的走到前面,问道:“这位大嫂,不知道这布你是在哪里染的。”
看着同样是农妇,大嫂脸上都是笑意,说道:“不是染得,是在布店里面卖的。”
“成布?”秦氏的脸色一暗,成布在店铺里面,是有出现,都是印染过的,大厂里面出来的,远比刘家染得好,价格也贵,一般比普通的布匹,一批要贵出2-3元,这样的布匹,哪怕一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