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投资,原材料的进口还有人工工资厂房建设,一般会是机器投资的3倍以上,这样,绝对会超过千万。
超过千万的企业的,恐怕这个时代,在中国,除了北洋旗下的,就是汉阳铁厂了,没想到,包头也有一个,还是悄无声息的出现的,日产9000桶,大家稍稍一算,就可以知道水泥的产值了,虽然生产量并不代表销售量,可是质量好的水泥,还是可以轻易的销售出去的。
这下所有人都默然了,12万锭纺织厂,机器设备已经运过来了,在大家都没有知道的前提下,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即便没有他们,杨元钊的棉纺厂也是可以开起来的,最多的人员上,资金上慢一点,甚至是后者,见识过了杨元钊的庞大手笔,他们也不敢确定,杨元钊就真的拿不出这么多钱。
就按照12万锭来估计,杨元钊占据51的股份,就是说,加上机器,他的投资额会超过500万,剩下的500万,众人分的话,没人大概得50万左右,少了点,相对于总体,也是可以接受的,每人大概5的投入,每年的产出会在10万到15万之间,这样的数额,最少是在接受的范围之内,不枉他们来一趟。
家主们认清了事实之后,就平静下来,杨元钊的信心,包头的一些见闻,让他们都清楚了,杨元钊恐怕不会说大话,一些小范围的串联和调查,还在进行的,大家都在考虑,到底以什么样的方式,跟杨元钊进行合作,这其中,杨世堂是最为轻松的,作为几个家主之中,唯一一个之前就跟杨元钊接触的家主,他甚至还让杨悦帮忙邀请杨元钊过来赴宴。
杨元钊还真的就过来一次,再怎么说,杨家大院的招待,还有杨家最近鼎力的帮助,他很感恩,没有杨家,没有杨悦,说不定他的局面到现在还没有打开了。
赴了杨世堂的宴之后,杨元钊就连续接到了许多邀请,他却没有赴宴,一个个的推了去,在仓库之中,沉下心来对织布机进行最后的公关。
经过了一天多的改进,拿出了没有彻底改制完成的织布机,以45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