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渐渐地天启发现清流不清,相反,还是浊流,是一群利欲熏心,一门心思争权夺利的小人!
而且他们的党同伐异。甚至威胁到了社稷。
为此天启毫不犹豫放出了两个人,在中枢,利用魏忠贤的厂卫特务,压制东林。在辽东则是重用张恪,提升武人地位。
目前看来,这两个人都用对了,魏忠贤清除东林党之后,任用大批干吏,虽然不够清廉。但是至少能去做事,保证朝廷机器正常运转。
至于张恪,更是扫平了辽东,平定心腹大患。让边疆恢复安宁。
如果天启身体健康,或许这会成为一段君臣佳话。坏就坏在当一切变好,天启的身体却完蛋了。
年轻的皇帝不得不为了后事考虑。
洪敷敎笑道:“以老夫来看,圣上对你和魏忠贤都有着不信任。因为你们两个都强,超出了新君控制的限,因此为了大明。最好就是将你们一起除去,可是圣上却没有这个能力了!”
“老师高见,既然不能除去,性就继续留着,让两个人相互制约,保证大明千秋万代。”
洪敷敎点点头,可是又摇摇头。
“陛下想的很不错,只是他毕竟还只有二十二岁,年轻人最容易犯的就是一厢情愿的错误,他这个设想有两个致命缺陷。”
张恪一听,来了兴趣,凝神听着。
“第一,他错估了魏忠贤,魏忠贤的强大,是建立在皇帝的绝对信任上,至于本身的能力,魏忠贤只算是中人之姿:第二嘛,他错看了新君,不出意外,天无后,继承皇位的应该是信王朱由检,信王这个人我见过,虽然名声不差,可是他身边聚拢了大量的清流,耳濡目染之下,他既讨厌宦官,也讨厌武夫。若是他掌权,断然不会允许你和魏忠贤相互制约,他只会急不可耐地动手。”
张恪哈哈一笑:“老师所见高明,要弟说,还有一个漏洞,就是他低估了我手上的力量!”
这可不是张恪吹牛皮,他对义州兵的控制自不必说,光是他和东南大户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