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台另有尚书三人,分别是张松,恒纂,刘敏。设左、右尚书令,总理尚书台事务。
庞统升任左尚书令,主政!右尚书令主军,暂时由太尉郭嘉兼任。
这一番调动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尽管各大主力军团的军团长们并没有太多变化,可整个体系却变了,层级关系开始明了,高度集中而又彼此制约的军权体系开始走向成熟。
只是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在这个榜文全面公布的半个月后,一道又一道榜文接连颁发,各种封赏如雪片般下达,那些因能力不足,但积功却甚厚的老臣们也同样都得到厚赏,分封爵位、赐予食邑这些一样不少。
那些早年就阵亡的文臣武将们,同样得到追赐名爵和食邑。
自此,楚国的皇朝气度初显,整个国度的运行都开始呈现出勃勃生机……
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楚国开始全面扩充实力,底蕴深厚的楚国爆发出令人恐惧的后劲。在魏国和吴国都陷入低谷的时候,安定的周边环境和强势平稳的国力,丰富的资源都使得楚国积累那么多年的力量得到展现。
其中尤其以荆州发展最为迅速,其次是益州,堪称井喷似的爆发,如今的荆州无论任何方面都已经是天下之冠,哪怕是人口数量也同样如此,这等情况下全力运转起来,发展如何能不快。
充足的国力也让王旭开始着手组建第二支近卫军团,并大规模扩充边防军的数量,用以更好的遏制和监视边境地区,其中扩充数量最惊人的是驻守南海的交州军,数量已经达到惊人的六万,几乎堪比主力军团,虽然大多是新兵,还不能上战场,但可以想象在充足的物资保证下,将来又会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只是这样的发展力度,也让魏国、吴国越加恐惧和不安,他们在先后遭到惨痛打击后,还没有缓过气来,若这般持续下去,几年后差距会变得更加巨大,这也迫使两国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但这些已经在王旭意料之中,优势局面已经形成,今后的主动权终究还是握在楚国手中。
若说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