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大非川一役的胜利,在朝堂之上产生了红衣大炮第一次炸响在大非川相似的效果,那么接下来的一系列兰州的改变,直接在朝堂之上刮起了一场风暴。
“兰州”,成了每日朝堂议事出现得最为频繁的一个词。每逢说到这个词,李世民这个见过无数大风大浪已是宠辱不惊的大唐天子,就禁不住嘴角上扬露出一抹带着明显的欢喜、自豪、甚至是炫耀的微笑,就差将心里那句话说出来了“看,朕当初的决定是英明的吧!秦慕白这小子,到了兰州干得多好!不仅仅是打败了大非川彻底赶走了吐蕃人,还让关陇改头换面,从一个帝国的大包袱,摇身一变成了财赋粮仓!”
李世民毫不吝啬的在众臣面前表现着对秦氏父子的嘉奖与溺宠之意,甚至不避讳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等人。常言道同行相嫉,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以及满朝臣工们看在眼里,心里悦与不悦当然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同时,朝廷之上也从来不缺少善于迎合圣意吹须拍马之流。他们顺着这股子风气,就向皇帝提出了一个议案“陛下,该给秦家赐婚了”。
其实这根本就是一句废话。满朝上下甚至是大唐全天下,谁不知道秦慕白与高阳公主早就“有了一腿”,而且高阳公主早就去了兰州和秦慕白“未婚同居”了。但大唐公主的婚事,岂同儿戏?而且,出于君王的矜持,自然不好由李世民来主动提出要嫁女儿。秦家父子呢,这时候也不好提出。要不然以秦叔宝的性格,早就上书请婚了要是他这样做,那难免有“邀功请婚”倨功自傲之嫌。
秦叔宝从来最是忌讳发生这样的事情,否则,他也不会只是劝秦慕白“带高阳公主回长安住几天”。
但眼下可好了。有了其他臣子提出来要给秦慕白赐婚,皇帝李世民,都督秦叔宝都有了台阶下。这婚事也就再没了拖下去的理由。
于是,盛夏七月的一个午后,一封满载着长安渭水河气息的圣旨抵达了兰州,宣秦慕白亲自护送高阳公主宝驾回长安,面圣。
圣旨中只说了面圣,但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