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长安风流 > 第294章 迁民入兰

第294章 迁民入兰(2 / 6)

后,都督府与军队负责提供房屋、农田、牲口这些基本生活资料,赋税适当减免,并酌情给予补贴!

此案一出,包括秦叔宝在内,一致赞同!

与屯田法相结合,这可真雄图长远的国策大计了!

军士的家属迁移过来,将大大减小将士们的思乡之苦(当然,来了女人是更要的)。同时,这可以为兰州增加人口。

在现在这种时代,人口就是生产力的重要保障。

但是,这对皇帝和朝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对皇帝而言,兰州五万将士,要迁过去的家属保守估计,至少得有十万以上。如此一来,将士们以兰州为家,家属们随军而动那不就是自成一国了?还是个流动的王国!

对朝廷而言就更不必说了。五万人的家属,分置各地,要统一进行迁移,谈何容易?这可是一个无比浩大的工程,损耗钱粮自不必说,花尽人力物力,也未必能在短时之内将此事办好。

这个方案,起先秦慕白可是没与李世民商议过的,是因地制宜想出的一个方略。具体实施起来固然难度极高,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皇帝是否会允许换句话说,皇帝对秦家父子,究竟有多少信任?

这一次,薛家兄弟也与秦家父子站在了同一阵线,因为他们也是男人,也思念家中的亲人与妻妾。

众将汇集一堂没日没夜的紧急商议,三天三夜之后,终于出堂一个完整的方案。然后众人决定,别把压力放在秦慕白一个人的身上大家联名上书,以兰州长远大计为名,请旨皇帝“迁民入兰”!

这道奏章一递到长安,李世民思之再三,将此事拿出来公议。于是,整个朝廷都轰然了!

这可真是史无前例的事情。一个戍边军镇,请求迁民入住。历来只有要兵要粮要钱的,没听说过“要民”的!

朝堂之上分成了鲜明的两派,反对派以朝堂重臣宰辅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为首,强烈反对。长孙无忌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历来只有迁民到内地扩充国力的举措,兰州边

最新小说: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手握百万大军,你叫我废物皇子? 在下崇祯,我为大明续命五百年 姜小白不当皇帝可惜了 从草莽皇子到千古一帝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替嫁太子妃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东宫娇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