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臂膀。李泰虽然年不过二十,但显然已是个老谋深算的政课,闲来无事也不会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
曲水流觞的地点,就在魏王府庞大瑰丽的后花园。
秦慕白兄弟俩乘车到府刚刚落定,便有门吏前来迎接。诸罢请柬后,门子扯颈高呼“百骑使秦慕白与弘文馆校书郎秦斌到!”
倒有点像酒肆的小二迎客唱诺。
此时,王府的大门前可谓车水马龙,进出的人多如过江之鲫,多半是些做仕人官员打扮的年轻人。门子这一嗓子,引来许多人的侧目围观,更有人小声的议论。
“看,那该是秦叔宝家的两位公子!”
“那个个子更高一点的,便是秦三郎、如今皇帝御前灸手可热的百骑使大将吧?”
“想不到他也和魏王走到了一起!魏王好快的手脚,看来实力又是大增呀!”
门子引着二人往后花园走,一路上看到大批的年轻仕子,三五成群的聚在花前亭下,或笑语生欢的交谈,或推杯换盏的吟风弄月。魏王府的装点,除了奢华,处处透出一股文人气息。碑石牌坊时处可见,多摘录古人绝妙诗篇。后花园的布景,也颇具古意,大有当年“兰亭”的意味。
一路走来,秦慕白看到了不下于三五百仕子文人。让他感觉有点惊讶的是,这些人多半都很年轻,很少见到一个超过三十五岁的中年人。
“二哥,这魏王的交友但是有趣,多半是年轻人。”秦慕白说道。
“魏王一向如此。”秦斌低声道,“他身边笼聚的,多半是些功勋老臣的子侄辈,或是科举新仕的后起之秀。你应该能想到,这是为什么。”
秦慕白轻拧了一下眉头仔细思索,心中也渐渐了然。
现在大唐可是有储君的。李承乾再怎么让皇帝失望不得宠,他也仍是货真价实的太子。按照一惯的做法,李世民必定将许多的朝堂重臣安排到东宫兼职,让他们辅佐太子李承乾。而朝臣们也束于太子乃国之根基的传统观念,大多在立场上偏于太子。比如房玄龄、魏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