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
王子骆定定神,缓缓说道:“大师既然看遍美景,就更加懂得人间的美丽,若是这样离世,就更加遗憾,你的朋友也会为你伤心;我什么也没见过,就算这样死去,也没有多少不舍,我也没有多少朋友会伤心的。”
老僧走过来扶住王子骆,渡入一道内力,这份内力迥异往日别人所渡,它并不被王子骆体内漩涡吸走,而是绕全身一走,令人温暖惬意。老僧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此则死而无憾。”王子骆不猜不透老僧心思,只茫然点点头,瘫坐在地上。他刚才一番话说完已然背心湿透,精疲力竭,有着老僧内力扶持,才勉强有些气力,不至昏厥过去。
老僧微微昂首说道:“还请檀越耐心听老僧最后一则故事。”
“却说本寺一位僧人交给两个徒弟各自一把钝斧,要二人上山砍柴,一人拿着斧头就跑去山头不间歇地砍柴,另一人却将斧头磨锋锐了再出发,你说最后哪个徒弟砍的柴要多些?”
王子骆道:“却不知道后一个弟子磨斧头磨了多久,二人又要砍多久的柴?”
老僧摆袖道:“即便是后一个弟子磨了大半日的斧头,或许第一日比不过前一个弟子,但第二日呢,第三日呢?此乃一劳永逸之法,绝非愚者可能领会!”说道此处老僧声调提高,转眼却见王子骆神色疑惑。老僧道:“也罢,檀越不妨再听一则罢。”
却说有两人商人,都来自穷乡僻壤,都想救济乡里百姓,其中一个商人定期利用自己部分资产为乡人购置衣食。另一位却不理会乡中疾苦,一心钻入商界,打拼数十载,最后成为一方大贾,他利用自己的资产与人脉,将乡里弄得繁华兴盛。
“如此,你且说说哪位商人要好?”
王子骆苦笑道:“你既然说后一个商人使乡里繁华兴盛,自然是他要好些。”
“不错,你也明白。”老僧咧嘴一笑,露出参差的牙齿,脸上皱纹挤在一起,他干瘦的脸庞在月光的投影下显得有些森然。他说道:“世间事务杂碎,世人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