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如此“快速反应”,为什么两百年后,科技更先进了,面对寥寥数千八国联军,他们反而做不到了?
除非明军指挥部里有清人奸细——但这还不行,还不够快。
除非这些兵力调动是双方“事先约定”的,所以准备好的、且等在附近的清兵,才能适时出现
这些文卷当中,应该有宋代袁崇焕的存在……可惜现在不是查阅的好时机,现在最要紧的是迎战方腊。
时穿深深吸了一口气,仰起脸来迎上回报的斥候,心中感慨:战争即将到来了,战争中的一方为了筹备这场战争,已经无所不用其极,而我方却依旧沉浸在“我天朝威武”的自大中,依旧把对方视为什么也不懂的蛮夷。我们拼尽全力,开动所有生产力也没能打垮的庞大辽国,正在这个“蛮夷”面前瑟瑟发抖——如此“蛮夷”还能是简单人物吗?
狂澜,就要来了,大多数人还在梦中。如今,连京城卖菜的都在津津有味谈论“联金灭辽,收复燕云”的事,他们犹不知道,自己将引来一头什么样的恶兽?
我能力挽狂澜吗?
且顾眼前吧——时穿扬鞭,大声问后续斥候:“前方情况如何?”
大路上,斥候往来不断,既有海州团练的斥候,也有两浙路团结兵的,时穿询问的当然是自家斥候,只听这位斥候大声汇报:“大人,情况很诡异,敌军为数众多,可是似乎无人统领,行动起来既无队列也无阵型,有人在走,有人干脆就地坐下……可他们确实是敌军,我军斥候靠近他们,遭到他们的追逐,人群中偶尔还可见到包红头巾者。”
“乌合之众”,时穿轻蔑的喝了一声,但他回头看看自己的队伍,禁不住又喊了一声:“乌合之众”
此时,经过时穿身边的是团结兵……中的普通一员。方腊起兵之后发展极其凶猛,在很多地段中,官方势力与方腊势力犬牙交错,比如长江沿线已经有方腊大型船厂,可广德军依旧没有攻下。
如今,两浙路大部州府已基本沦陷,方腊实现了对两浙路的事实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