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了吧?不如咱们去白虎山住几天,哥哥监督他们把酒酿好?”
按照一般惯例,中举之后是要祭祖的。黄娥招呼时穿去白虎山庄,就是这意思……当然,另一层意思是回避崔小清。时穿刚才光顾高兴了,把这茬忘记。
“好,你收拾一下行李,明天我们就动身……可惜宗子时灿今年不曾中举,否则,白虎山应该更热闹”,时穿顺嘴说。
都说到祭祖的事情了,鲁大三人赶忙说:“师傅回白虎山,我叫我家娘子同去。”
这些年,鲁大三人的娘子已陆续怀孕,其中李石的娘子眼看快要临产,很不适合赶路。但考虑到此行有祭祖的因素,加上白虎山与海州城的道路很平坦,在这种情况下,拒绝鲁大三人的娘子回名义上的祖屋,也许会让人产生其他联想,所以时穿思索片刻,马上回答:“也好,你们通知自家娘子吧。”
白虎山上时姓宗祠内,自然有一番隆重的庆祝——时穿科举通过,意味着迁居于此的海州时氏延续了书香传家的传统,也意味着海州时氏头顶上有了庇护者,在这一刻,他们才算是真正于海洲“落地生根”。
这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白虎山时姓不种粮食种葡萄,熬过了最初垦荒的念头,他们今年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收获。作为宗长(意为族中长者)的时穿打开一坛今年新酿葡萄酒,一碗一碗的斟满,族中无论老**丁,都依次上前端起一碗,祭天祭地祭祖宗之后,他们慢慢品尝着初酿的葡萄酒。
这时的葡萄酒其实只能被称为“葡萄全汁”,它比较甜腻,酒精度则极低,色呈琥珀。金黄色的葡萄汁在透明的水晶玻璃杯中荡漾着,时穿摇晃着杯子感慨:“再有两年,我们的葡萄酒就可以完全成熟了——无论是工艺水品还是酿造的酒液”
时氏的几名长者也摇晃着杯子点头说:“再熬过两年去,我海州时氏算是给子孙创下了百年基业——一个家族迁移万里之外,用三五年的时间站住脚,并给子孙寻找到百余年内持续赚钱的门路,这速度闻所未闻。宗子,两年后,咱海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