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至少也要再送两间铺子吧。”
戴帷帽的妇女哼了一声,不耐烦的打断老妇的唠叨:“婆婆,这事儿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时大郎那里极不好说话,再说,求人的时候赶着靠前,平常又嫌人过来惹闲话,你让媳妇怎么开这口。”
那婆婆笑的跟一朵花似的:“好开口,好开口,我打听到了,那承信郎虽然长相凶恶,可为人极好说话,桃花观那群不相干的女孩儿他都肯养起来,还挨个准备了丰厚的陪嫁,凭什么不给我的儿子筹办喜事儿。”
戴帷帽的女子被这番道理说愣了,她连咽了几口吐沫,想不出什么话来反驳自己的婆婆。恰好此时,有一名身穿福字绸缎,脚蹬丝履,鞋子上还镶一粒珍珠的中年商人经过这里,他一眼望见老太太头上戴的华胜,立刻脸色一变,招呼站在城门口的一位大将:“潘二,快过来点,这婆子恐怕是个贼。”
潘二知道今天县衙把他们派上街的原因,听到老头吆喝有贼格外敏感,他触电般的抽出腰刀,招呼几位同伴围上去,城门处顿时被他们的举动引发一场小混乱,过往的百姓纷纷哆嗦着躲开热闹,潘二则抖动着朴刀逆人流而上,将这三人逼到了墙角。
然而,面对衙役的刀枪,那名老太太将小儿子一拽,挡在自己身后,又一手揪起媳妇推在身前,尖声叫着:“官人,青天白日的,可不能赤口诬赖人,我怎么是贼了?”
那员外站的稳稳地,指点着婆子头上戴的华胜,确定无疑的说:“这只‘华胜’我认识,是时大郎手下那批女娘的手艺,听说,因为咱海州第一才女褚素珍姑娘曾参与设计,事后时大郎将这只‘华胜’送给了褚素珍姑娘。我还记得,去年端午节时褚姑娘总共展示了五套首饰,穿了五件衣裙,每换一套衣装做一首词,全海州城都看着呢。我听说后来这五套首饰成了褚姑娘的陪嫁,现如今这只华胜到了你的头上,不是偷的,莫非是抢的?”
那婆子一听,跳的更欢了,她一抬手打落了自己媳妇的帷帽,露出了褚素珍那清丽,但无喜无悲的面容,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