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船,但宋人,直至明清时代的人,何曾想过吸收阿拉伯船软帆的优点?
明清,哼,如果宋代的商业文明得以持续,也许必然会走向吸纳兼容之路,但满族人来了,蒙古人来了,于是我们有了明清,明清重新开始航海,但自从葡萄牙人在澳门建立口岸后,国人从明到清数百年间,目睹着西式大帆船日日进出六百年,何曾想过仿制它们?
所以,我这艘船在海州商人看来,纯粹是一时疯狂的玩具,是败家子行为,不值得效仿,甚至需要引以为戒——十一郎的幼年伙伴,黄家小郎黄煜也知道这艘船,你可曾听他说起过?”
时穿表示理解:“明白了,我听说大多数人初次坐快艇,都会吐个天昏地暗,一方面是因为快艇速度快,另一方面是由于海浪——那种起伏不定的感觉,再加上从来没有经历过的高速,会让人失去平衡感,失去对日常世界的熟悉感。”
“没错,即使习惯高速飙车的人,也不见得能够适应快艇的摇摆不定,以及它的极端高速——海中航行,速度的概念与陆地不一样,陆地上跑了多少速度明明白白,而海里唯一的参照物就是船身,所以海船的速度是以‘节’来表示的,每小时能够跑过多少个船身距离,则速度是多少节。
但这种度量是粗略的,每艘船的船身长度不一样……所以海中的航船,换算成陆地的时速,会让你震惊的说不出话来。恐怕,就是习惯了飙车的人,也不曾在陆地开过这速度,因此很少有人能适应这艘船的高速。在他们看来,这艘船是个危险玩意,根本不值得效仿……
哈哈,也许这时代的子弹速度,都不如这船速度快,假如这时代有子弹的话。”
时穿跟着一脚踏上了船板,海公子这么极端强调船的速度,大约是想让时穿提前有个心理准备,时穿领会了对方的善意,他紧跟着对方的话题补充说:“这时代应该没有子弹,宋代的火药其实是烟花,配方里面含硫与硝的比例太低,这种比例也许做烟花都不合格,所以才要在其中掺杂砒霜、巴豆等等。那种玩意,按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