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山并非一座山峰,而是由大大小小的数十座山峰一同组成。主峰庞大,高耸入云端,山体之上许许多多楼阁建筑,寺庙殿堂,宝刹佛塔。白色大理石堆砌出来的道路就像是玉带缠绕在山体之间。
这里香火鼎盛,日夜不息地燃烧着香烛,纵使十里开外,也可闻到寺庙特有的气息。虔诚的人们如同蚂蚁,时而跪拜磕头,在各个山峰之间游荡。不知道是不是大西部传过来的习俗,许多人会围绕着主峰的山脚绕圈,也就是转山,据说神山能够佑人平安。
王猛领着张山峰,张山峰背着管仲,快速地向着妙音山行去。当他们来到妙音山之下时候,天色早已漆黑,然而整个妙音山却是灯火通明,有着颂经之声轻响,似乎萦绕人的耳畔,让人心境平和。
十年之前,王猛二十四岁,年少轻狂,觉着佛祖不可信,认为僧人乃是骗吃骗喝游手好闲的秃驴,准备到妙音寺舌战群僧。当他走至妙音山脚,却已经被妙音山的恢弘气势和稠密的建筑震撼,听得寺庙之内传来的天籁梵音,顿觉心境空明,一时顿悟,竟没了心中的逆气。
正当王猛垂头丧气准备离去之时,恰遇苦修返回的清韵禅师。当时清韵禅师衣衫褴褛,形容枯槁,头发如若枯草,浑身尽是灰尘泥垢,像是乞丐。
此时王猛心境已平和下来,有了善心,取出自己的干粮,小心喂给清韵禅师。清韵禅师醒来,见到王猛,感动不已。于是给王猛看了相,却是摇头,说道:“公子面相,颧骨突出,双唇浅薄,有雄辩天下之舌,却无成就大事之运。并且心性偏薄,狭义自私,易惹他人记恨,恐遭磨难。本想收你成为弟子,化解此生罪孽。不过以你现在心性,定不愿意!你今日救我,也实是机缘巧合,恰听了寺庙之内梵音顿悟,清澈心灵片刻,方才发了善心。若是我早来片刻,或者迟至半分,你定然不会理我!既然你救得我性命,我自然应当回报!这支簪子你拿去,将来若是遭受厄难,可到妙音寺凭此簪寻我!”
王猛当时听了清韵禅师话语,怒不可遏,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