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说不着个媳妇吗?”老头子的一通劝说才解开秦长怀一家人心中的疙瘩,众人听了也口服心服,敬佩这老年人会和事。
这老头的原名叫什么,恐怕四、五十岁的还知道。不过人们都喊他积德太太,也就这样传下来了。他今年八十八岁,腰板硬朗,耳不聋眼不花,只是最近年把走路不像以上那么快了。儿孙们怕他摔着,特地给买了拐杖。不过这拐杖也只是聋子耳朵当个摆设,一般没有沟啦坎啦是不用的。他两个儿子两个闺女,大儿子在家带着孙子是个农民,二儿子在宣城县里当着县长,大女婿的工作在怀远县人事局,二女儿嫁到了离这二十多里远的陈家,也就是陈老端住的那个庄。这老头过不惯城里的生活,城里的闺女儿子接都不去,一年到头守着家里的儿子过日子,有时被二女儿接去过个十天二十天。他东庄蹓到西庄,南庄拉到北庄,谁家什么情况,谁是什么性格在他心里都有数,谁家夫妻不和、婆媳吵嘴,他一劝就和;甚至有时比大队干部处理还有效,虽说年龄大了,有些想给儿子提个亲事、给女孩找个婆家的人还找他;他没有文化,也不会讲多少大道理,但就凭他那实实在在的话,大家信任他,佩服他。
上面说到,秦长海十二月十二外甥结婚他去行礼,和陈老端坐在同桌喝酒,说到大秦庄今年午季平均每人分四、五十斤小麦这是事实,因为别说他是一队之长知道,就连一个普通的社员也知道。但在陈老端向他打听秦长怀父子俩的为人处世时,秦长海可尽是虚言了。什么人不沾啦、窝囊废了、干活不出力啦,反正没有好的。因为他听表姐说陈老端的二女儿人长得特漂亮,他托表姐把这玉叶说给他做儿媳妇,但他表姐说这丫头已经说婆家了并且还是大秦家的,他自己晚了一步,所以借同桌喝酒的机会,他对陈老端又是递烟又是点火,表现得很亲切也很热情,并为了表示初次认识相认恨晚的情义,共同碰了六杯酒下肚。这人就这么怪,其实说怪也不怪。别说几岁的孩子爱听好话,就连陈老端这五、六十岁的老头也不经哄。几句好话说得捧得竟完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