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家看门户,只要女方没有意见,年前还准备结婚呢!
十月十六这天天气不算太好,白云不时从头上飘过,但总算这十月的天气没有风,也不算冷。秦长怀和老婆刘永梅两口子恐怕中午做饭忙不过来,又把拴儿二婶叫过来帮助择菜做饭。家里做好了一切准备:大囤满小囤流,床上铺的盖的全是三面新,地也扫得很干净,万事俱备,只等女方进门看个究竟了。
“这王嫂怎么安排的?说不超过十点就来,你看这太阳都快晌午了还没来?”秦长怀老婆站在门口向西望了望,对丈夫说。
“就你性子急!人家女孩家总得打扮打扮吧!再说,也不是三里五里路说来到就来到了?”秦长怀说着老婆。
“没有事,早一时晚一时,王嫂那张有名的铁嘴准能说服那闺女嫁给咱拴儿。”拴儿二婶说。
“您二婶,”拴儿娘拉拉拴儿二婶的胳膊说,“咱家的底咱自己知道,一会儿别说漏了。”她手往堂屋指着。
“放心吧,嫂子。别说拴儿是我侄子,就是其他人我也不会说的,人常说:多一家总比少一家好,宁拆一座庙也不毁一桩婚。我能干那缺德事吗?”拴儿二婶说。
“不是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咱老妯娌俩先通通气。”拴儿娘恐怕他二婶多心,忙作解释。
“放心吧,放一百二十个宽心。您再到门口看看去!”拴他二婶催促着刘永梅。
“来了!来了!新娘子来了!”从正西来的孩子一边跑一边报着信。
“别胡扯!现在还不能叫新娘子,等结婚那天才能这样说。”拴儿交代着几个孩子,向西走,去迎接特殊的客人。秦长怀夫妇也来到了大门外。
王嫂和女方的姑妈并排走着,后边跟着女方和她的嫂子。
这女方是王嫂娘家南庄陈老端的二闺女,她大姐是王嫂的弟媳妇。有几次王嫂去走娘家弟媳妇的妹子也都在,同桌吃饭也就认识了。本庄秦长怀几次托王嫂给拴儿张罗张罗找个对象,娘家的弟媳妇也让姐留意一下有没有合适的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