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十七万零头都不算,那你说说你能占多少股份,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啊你。”
别人在乎白诸葛,杨泰这个从小就跟杨帅的人,将杨家的利益视为一切的人,任何人有侵犯杨家的利益,他指定跳出来。
杨帅看在眼里,心中暗暗默许,也好,下面的人有矛盾才是好事。
但是这件事情,杨帅还是觉得又可为之处的。
“诸葛,你不如这样,找君武兄谈一谈,把你的想法告诉他。就说我也同意,只要能拿出三百万来,我就同意将码头的利益分出去四成。”
白诸葛一喜,杨帅还没有完:“还有,这三百万我也不要,你们粮饷局也不能要,而是将这三百万全部投入军工厂,同样,军工厂以后我个人占六成,粮饷局占四成,并且,第三军的军供,一律原价出售。”
白诸葛大惊,杨帅这看来是大出血,其实却是将第三军死死的抓在手里。试想一下,以后除了杨帅,还有谁能指挥得动第三军。
杨帅说完,然后拍拍头:“哎呀,今天我们是谈国际公司的事情,怎么又说道自己身上了,呵呵。好了,两件事情一起办吧,就这么定了。杨泰你负责联系朱先生,白诸葛你负责南宁这一边。放出话去,让老外们知道,我们有意以私人民间的形势支援他们的圣战。”
并不是每一个中国的商人都能看得到给外国运输物质能带来什么利益,甚至有些人还担心因此而惹上麻烦。
但是,杨帅相信,商人商人,只要有利可图,他们一定不会放过任何机会。
首先杨帅利用他的经济关系,让无数人知道杨帅有这么一个计划,同时似乎看到了丰厚的利润。然后杨帅又表示,这绝不是政治参与,而是民间商业往来。这让交战双方都觉得,自己可以从中得到好处。
约翰,是远洋商行英国在中国区域南方的总办,也是承办三角湾码头的多家英国公司推选出来的交涉人。
此时流传的一些言论,让约翰仿佛捕捉到了潜力无比的商机。
往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