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傅何以出此言论啊?”
却听王鏊不紧不慢道:“丰收年,无论怎样,百姓们至少还有一口粮食吃,可若饥荒年头,百姓们是吃不上饭的,故,谷贱未必伤农。”
嗯?
百官纷纷诧异。
这话,似乎也有些别扭,诡辩一般。
可不知为何,竟……有些道理!
是啊,不管怎样,丰收年,百姓们是不至于饿肚子的,总也比饥荒年头好吧?
“天下大丰收,乃是兴盛之兆,臣,恭贺陛下,大明永昌!”王鏊徐徐道。
“恭贺陛下,大明永昌!”其余百官也纷纷跟着附和。
不得不承认的是,王鏊这一番话,如同一记神奇的马屁,拍在了陛下的心结上面。
所谓谷贱伤农,那是没有对比。
如此对比下来,尽管粮食价格低了,可百姓们终究还是有一口饭吃的。
这便是好事!
弘治皇帝也会意过来,点了点头道:“也有些道理,不过朝廷这边,该收粮还是要收的,尽量稳固价格。”
一件大事,大抵商议下来。
很快,经过内阁这边与百官确定细节后,大抵将收购粮食价格定在了六钱,比陕西那边的市场价格高了一百文。
跟着,朝廷与诸多百官这个庞大的机器开始行动起来。
也是这时,得知消息的宁远愣了愣。
“五钱?六钱?粮食竟便宜到如此地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