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此一来,手法又显得粗鄙了一些,与宁远那游说的手段相比,落了一筹。
沉默片刻,刘健终于出声:“臣愿去四方游说百姓,自愿迁移去北方。”
弘治皇帝点头,却是不置可否。
做事,也是分人的。
刘健身为阁老,位极人臣,可在百姓的心中,未必有宁远的分量重。
同样的条件下,由刘健去游说,有多少百姓愿意迁移,还不好说。
沉了口气,弘治皇帝问道:“相比于奴儿干都司一带,朕,更加关心新增的土地,暂且将其称作‘北北都司’吧,如若迁徙百姓至此一带,应如何治呢?如原居民一样,游牧吗?”
这是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百姓们迁移过去,首先得保证他们能活着,且要活的更加轻松。
那么,怎么做呢?
刘健与李东阳二人相视一眼,徐徐开口:“陛下,臣打探过,这新的北北都司,与奴儿干都司相似,也是有着许多区域适合开垦的,先前诸多瓦剌民众之所以开垦较少,其原因在于地广人稀。”
“人少,再加上主以游牧为主,便轻视了土地的耕种。”
“而我大明百姓迁移过去,只要不是懒惰之人,努力开垦,非但可以保证吃喝用度,甚至还可以售卖粮食,赚得余钱。”
简而言之,耕种。
弘治皇帝微微侧目。
他倒也想过这个问题,首先肯定是要迁移百姓的,跟着才是新的北北都司的生计问题。
当下,既然三位阁老打探过,说明此事大概可行。
那么,对北方的治理,便如此推行?
他轻轻出了口气,笑了出来:“还是来看一看驸马有什么好的方略吧。”
说着,他拿起旁边的那张纸,展开来看,不由得微微蹙眉。
修路?
北方治理,这么大的问题,治理方略竟只是简简单单的修路?
值得肯定的是,修建高速公路确实相当重要,货物运输、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