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这要是毒药,张家也就彻底完蛋了。
“大人,那劫匪留下了字据。”忽而有一名侍女走来。
宁远接过字据看了看,面无表情。
上面的意思很简单,大概是说寿宁侯不听警告,没有提前准备一万两银子,再想赎回,就要两万两银子了。
“行了,就这样吧,把晕倒的大家伙都叫醒,该干嘛干嘛去,本官累了。”宁远摆了摆手。
一侧的牟斌也相当不安,悄声道:“大人,接下来怎么办啊?”
“能怎么办,大半夜的,回去睡觉啊。”
宁远打了个哈欠,干脆赶回宁府。
只是当他静坐下来,却是睡意全无,头脑中一条条线索翻来覆去的推论着。
摆在他面前的是一道大难槛啊,稍有不慎,好不容易博来的机会、前程就会付之东流。
天色渐亮。
诸多文武官员已然起来,准备上早朝,在得知寿宁侯被劫持的消息后,几乎所有人都风声鹤唳。
那流寇凶狠如此,连近百名官军把手的寿宁侯府都能来去自如,岂不是说要洗劫他们这些百官也轻而易举?
片刻之间,满朝文武,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太和门前。
文武百官已经就位,没了往日间的闲谈,一个个脸上皆是相当严肃。
很快,早朝开始。
大太监萧敬扯着公鸭嗓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下方,一阵安静。
过了片刻,忽而有一名文史站出:“陛下,臣有本启奏!听闻昨日寿宁侯被流寇劫持而去,百余官军皆被晕倒在地,此事应严查。”
有了带头之人,又有人站出:“陛下,臣以为将此事交给那宁远实为不妥,听闻此子十分年轻,破格担任按察使本就有违祖制,况且此子担当大任后,半点效果没有,致使那流寇越发猖獗,臣提议换人清剿流寇。”
“臣,复议!”
“臣复议!”
一瞬间便有二三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