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消三两句话,话题便偏到了百里之外。
他时常在深夜里,在灯下感叹,这场既“名流青史”又折磨人的谈判照这样下去,年前都不一定能够谈完,甚至他已经准备好了就在周国过年。
终于在秋残冬至之时,周国宣称,终于抓住了袭击燕国使节,杀害副使及两百军士的凶徒,经过密审,所有罪状全部属实。
近三百颗人头,在寒风中落地。
这也算是对燕国使节遇袭一事给了交代。体外之意就是,我们大周国对这件事已经给了你们燕国交代了,那么我们楚大将军遇袭一事,你们可到现在也没给我们交代。
看着寒风中遍地滚动的人头,慕容雪只觉得更是枯涩不堪,却还要做出一副解恨的神情,并要对周国皇帝及众臣表示感激。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顾小楼与那两百个军士是怎么死的。
也许现在大周皇帝与负责调查这件事情的人心里也都清楚,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周国通过这件事,已经向燕国与他再次无比明确的表面了态度。
没有交代的一方必定要付出因为没有交代而要付出的代价。
实际上,慕容雪相信,即便是燕国也像周国这样,退出一批死囚砍了脑袋送来神都,那么周国也有很多种方法、理由来否认,燕国送来的这些人头与楚大将军遇袭的事无关。
就算答应了楚大将军遇袭一事可以用燕国送来的人头作为了解,那么还有类似或是别的事让周国再次找到理由。
在近三百颗人头落地之后,周国负责谈判之人终于得到了皇帝陛下的首肯,肯在谈判桌上不在谈风土人情与风花雪月,但是表明的态度又太过干脆,条件太过明确与生硬。
因为楚大将军遇袭一事燕国没有给出能让周国满意的交代或是解释,致使大周皇帝陛下怒火犹存,民间对此事更是多有不满,所以之前燕国提出的求和条件周国不能接受。
周国只给了燕国,或是慕容雪两个选择。
周国所攻占的燕国十三城可以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