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去。
引擎散发出红色的粒子流,将虚空点燃。
对面战舰的能量装甲亮起,近防炮全部开火,无人机也转变了方向,开始调整火力,准备封堵这架‘青虫’。
但与此同时,一道闪烁着星光的阳电子炮从萧吾他们的战舰上发射而来。
光炮狠狠地打在了其中一艘战舰的能量装甲上,肃清出了一条道路。
庞大能量造成的冲击将这艘战舰的体位直接打斜。
“IE!”
什么叫做配合?
这就叫做配合。你想攻击,他们就创造条件让你攻击。
萧吾跟随着阳电子炮打出的通道直奔对面战舰。
四座浮游炮轮番开火,灵活位移,将无人机一一点爆。
无人机群作为战斗的常见单位,在战场上是很难生存的,毕竟无人机没有防御装置,非常的脆,基本上一炮一个,另一方面操纵的延迟和通讯干扰也非常严重。最致命的一点在于,无人机想要有压制力,必须数量大,而数量的增加带来的是操作者的精神负荷。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的操作者都会将无人机进行编队,统一指挥和控制。
这种编队的无人机特别的僵硬,操作难度下降的同时就是这些无人机丧失了机动性和灵活性,在机动装甲面前就是一个个靶子。
萧吾趁着战舰调整体位的同时切入了近防炮的死角。
对面战舰的力场发生器开始无差别施加外压,企图将靠近的战斗器逼出去。
萧吾也调整‘青虫’的力场发生器,开始中和战舰施加的力场。
机动装甲之所以能够成为‘战舰’的掘墓者就是在于此。力场发生器又不是无敌的,力与力是可以抵消的。
无论战舰的防御力场怎么变,调整自己的力场随时中和就可以抵近攻击。这种力场最大的作用还是抵御远程导弹攻击。
敌方战舰的驾驶员明显也在不断的改变防御力场,可惜越大的力场发生器调整的速度越缓慢,对于机动装甲来说,跟上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