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行为标配。
主播、商品、平台这三个方面因为带货疯潮,互促互晋,让每一方都做到了双赢的效果,看似很繁华,但其实都是泡沫,炒得越高,死的越惨。
历史上,就有很多的例子,比如当年的郁金香狂热,就是一株郁金香,炒到了天价,最后搞得整个国家差点动荡不安。
当年,某国引进的郁金香,异常地吸引人,引起大众抢购,导致价格疯狂飙高,在泡沫化过后,价格仅剩下泡沫时的百分之一,让某国各大都市陷入混乱。
一开始,这玩意传入了某国,只是在贵族手中流通,但是随着名声鹊起之后,全面开始追逐郁金香了,人们发现,种植郁金香,卖出去的钱,比做生意高得多了,于是乎全民投资郁金香。
· ·········求鲜花··· 0
郁金香交易在短时间内让人一掷千金的传言在工匠和农民之间广为流传,吸引他们进入了这个交易市场,他们原本没有资金,所以仅从买得起的程度开始进行,这种情况使得非顶级的品种价格也开始抬升,渐渐出现了因转卖而取得利益的民众。市场的交易模式至此也开始改变,开始出现全年交易和引进了期货交易制度。
这种交易的模式并非前往正式的证券交易所,而是前往酒店。交易也不需要使用现金或是现货的球根,而是提出一份“明年四月支付”“那时候会交付球根”的票据,或是加上少许的预付款即可完成交易。这个预付款也并非限定只能使用现金,像是家畜或是家具只要可以换钱的东西都可以抵用。
........ . .......
因此这样的票据转过数手也出现了会连谁是债权人谁是债务人都不知道的情况。这种预付的制度也吸引了原本完全没有资金的投机者参加,像是面包师傅到农民都加入这个市场,因此需求量再次膨胀,就算是原本便宜的品种也飞涨。但是随着价格飞涨,原本最初的买家也就是爱好植物的人开始变得不买,特别是民众交易的低价球根,爱好者也看不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