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管事大太监共有三个,是轮值的,职责相同。
而他们三个到轮值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记录自己当值这天毓庆宫的迎来送往。
收了什么,送了什么,还要和库房记录对照。他们识字不多,但也可画图,库房那边配有识字宫女,而他们如果在惇本殿,还配有内务府的书吏,当然是太子专用的。
而且太子妃还命人制了专门的表格,如这种求拜见的,有一个专门的拜帖表格,他只要记上什么时候送来的,具体到几时几刻。而没有拜帖的,传话人要按手印的,当然皇帝和太后身边的人不用。
而涉及到需要传给库房的胆子,就一式两份,他们这边填得一模一样,来送的人要按手印,一张交给库房,一张留存门房。毓庆宫内经手的人也要按手印的。
不要小看这个程序,皇帝前段时间因毓庆宫抄书,赏太子几匣好墨。属于那种单块拿出来赏人都不丢人的那种。一送来登记按手印的程序开始,送的人就说拿错了,过了一会儿,赶紧重新送来了。
他不懂这些墨有什么区别,但也看出后来送的那种卖相略好一点。可是更严重的是,前一回一匣只有10块墨,而后一回一匣就有12块墨,两层码得严丝合缝。
而这事最后还是一个老太监给他解了惑,“宫里规制,墨条八两,一匣12块。太子爷手以前太松,这帮狗东西连皇帝赏赐都敢偷。”
可他却能理解**偷东西。梁九功给了他两千两银票。他已经交给他干爹了。那就是赎身银子。**太监,不仅要每月上供,到了谋差事的时候,一般都要借钱,可这钱不论借多少,还的时候就是一年一倍的利息。
像他谋毓庆宫的差事,走他干爹的路子,借他干爹1000两,现如今不到一年,也是要还2000两。这钱要是梁九功不给他,他就只能贪污来还了。
要想不还?第一他干爹官职比他大,人脉比他广。就算他以后职位比他干爹高了,只他干爹的干爹他就丝毫惹不起。
第二,宫里太监的规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