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和,从你归家,我就没有跟你详细谈过,你是不是仍旧害怕为家中带来灾祸。我一直在想,或许你在进宫之时对你说的话到底是对还是不对……”
舒和之父石文炳的心情是复杂的:舒和醒来竟然伴随着祥瑞之兆,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告罪方法了。他们这一支瓜儿佳氏,与鳌拜那支早已经出了五服,且自己一家一直在外练兵。族中子弟都是上进的,祖父石廷柱是清初重臣,叔父华善是内大臣、定南将军、和硕额驸,另一个叔父石琳是两广总督,眼看着几个弟弟也越来越成器,受到重用也指日可待,更重要的是家中子弟的位置都是不显眼却多是实权,并且根繁叶茂,家族兴旺之势已定。女孩子的姻缘更重要是看人,其次才是看家世。根本不需要宠妃,皇子妃来表现。这是石家一贯的家教。更何况是太子妃这个看似花团锦簇,实则烈火烹油的位置,更是避而远之。
严格来说,石家的教育一直是好的,不然也不会出现现在的一门兴盛。原来的舒和一直也是不俗的,当她被选为太子妃的时候,却十分为难。虽然年少,但是舒和懂事早,性子也算敦厚,难得的是极为聪慧却从不卖弄。宫中选秀的时候,她们这届秀女严格来说舒和的年龄本就不足,虚两岁才13岁,着实太小了,不应该参与其中,但是还是在贵妃吩咐下参与,当时全家就觉得不好,只是贵妃跟前还有十阿哥,贵妃娘娘的身子骨不好,舒和论实岁也只比十阿哥大一岁,谁也摸不准到底是哪位“贵人”看上了舒和。舒和进宫之后就在钮钴禄贵妃那里做女官。没有被撂牌子,也没有指婚,只是跟着贵妃学习宫务,谁知道不久后贵妃的身子一天差过一天,舒和竟然做了掌宫女官,又把御膳房,御医处了解的一清二楚。再想藏拙已经不可能了。
石文炳这番想法不是没有背景的:当选秀开始的时候,舒和被特招,就有不少人猜测舒和八成就是太子妃了。太子妃的人选从太子13岁猜起,人选本来很多,不得不怀疑许多朝臣家里的嫡女就是踩着太子的年岁要的,因为太子妃不仅要是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