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成贤忽然提起其他事:“对了,你收到信没有?洪兄快到通州了,大概这一两日就进京。”
方应物点点头,“看到信了。这一两日就专门候着洪兄了。”
两人所说的洪兄。当然指的是乡中老友洪松了。当初在淳安、杭州时。洪松、项成贤、方应物几乎就是黄金搭档三人组,只不过比起飞扬跳脱的项成贤和足智多谋的方应物,洪公子年岁最长。较为持正老成。
但老实人没福气,成化十六年乡试中,方应物、项成贤两个不太老实的中了举,洪公子却黯然落榜,三人组便分道扬镳。
不过洪公子毕竟是淳安望族出身,读书功底扎实,在去年也就是成化十九年的浙江乡试中,还是高中了举人。
转过年来就是今年二月京师春闱,洪松当然要进京赶考,为了中进士而继续发奋。
一想今年又到了科举大比之年,方应物与项成贤两个过来人都有些唏嘘感慨。三年时间一晃而过,如今又有新一波考生充满希望的到来,他们两个也能以前辈身份指指点点了。
说到洪松,项成贤与方应物商议道:“你我都算是春风得意,而洪兄年岁最长,但却蹉跎了三年。
今年他已经年过而立,春闱科场仍是结果难料,若再继续耽误......你门路比我大的多,有没有法子帮了洪兄这次?”
方应物沉吟片刻,皱着眉头唉声叹气道:“我也想过此事。难,甚难!”
凭借与洪松多年的交情关系,那根本不用洪松开口,方应物当然是能帮就主动要帮的。
可是刚才方应物在脑海中,又把自己的关系网都梳理了一遍。科举关节这种事情,是最要命的事情,出了事就是彻彻底底玩完。因而必须要找最靠得住、最信得过的关系,否则还不如不找。
方应物这边能满足条件的,无非还是自己的三座大山。第一座大山刘棉花,四月份时才能到京,赶不上二月份的会试,肯定帮不上忙;
第二座大山汪芷也不行,科场是读书人心目中的保留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