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
柳随风眯着眼睛,微微喘气,好似刚才爬楼梯耗费了不少体力。
在这瞬间,他要选定合适的说辞,他知道自己只有这一次机会。
阁楼楼梯狭窄,他故意请李定国上楼议事,李定国没有拒绝,说明李定国不是一个控制欲非常强烈的人。
他刚才在楼梯中故意跌跌撞撞,李定国伸手扶过他,说明李定国是个仁厚的人。
“我初来云南,见罗雄州周边百姓安居乐业,可见李将军治军严谨”柳随风先夸赞一句,随后话锋一转,“大西军士卒善战,但不该对贵阳府朝廷兵马显身手。”他声音柔和,如一个敦敦教诲的老者。
“朝廷早就宽恕了大西军和大顺军的罪过,四年前,晋王传檄天下反剃令,天下汉人为一家。李过受封为荆州将军,忠贞营兵马正在江北与鞑虏拼命,大西军如此做派,让朝廷很是失望。”
李定国道∶“柳侍郎说笑了,大西军又没有归降朝廷”
柳随风长叹一声,道:“天下纷争久矣,从高闯王起兵十几年,死了多少人?最后差点让鞑子占了天下,李将军是明白人,为何至今还执迷不悟。”
这句话有些重,李定国色变,斥责道:“我等随八大王起兵,是因为朝廷无道,不顾百姓死活。岂能把过错推到高闯王身上。”
“天下事的过错岂是一句话能说清楚,思宗有错,已死在煤山,李将军为何还要对朝廷耿耿于怀。思宗被大顺军逼迫而死,朝廷已然原谅李过等人。以大西军残败之军,云南贫瘠之地,还想一条路走到黑吗?”
柳随风这句话直至李定国的内心,大西军内部除了孙可望,其他三府都不想对抗大明朝廷。若不是郑芝龙遣使前来联盟,孙可望也无法说服大西军再次与大明朝廷开战。
李定国不想在柳随风面前露出怯意,但他拙于言辞,一时间找不出可以说服自己话语来反驳。
柳随风面露戚色,叹道:“十几年来,死难汉人何止千万,天下局势糜烂难挽,李将军乃仁人,甘心把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