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统辖大权,离封将军一步之遥。
阎应元身后,李大庆抬起头偷看高台上的晋王。
前日高邮城形势危急时他奉命去扬州大营求援,后又孤身返回高邮城,誓与高邮城共存亡。今日见阎应元升官加爵,心中很不是滋味,果然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他因受反剃发令激,投笔从戎,入讲武堂后表现优异。高邮一战,让他见识了战争的冷酷无情,也明白战场不是军歌中唱的那般令人向往。
随后数日,诸将上报功劳,军中将士立功者各得奖赏。大将军主事,明军封赏便捷,赏银在一个月之内全部到位,升官加爵立刻体现,李大庆升为军中协同守备。
扬州府的明军一分为二,逢勤协助大将军统管高邮行营,李志则率另一半兵马驻守扬州城。
军中杂事尚未处理完毕,南京提督金小鼎送来密信。
应天府兵丁在江面搜寻了三天,水师在江道中捞出无数乌龟王八,小太监张瑾还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密信很厚,金小鼎老老实实的请罪,把整个事件他所知道的信息详细记录其中。
翟哲看完后,心情异常烦躁。
隆武帝不老实,那个太监若是活着逃出去,不是去福建,就是去四川。
郑芝龙不足为惧,但是他现在有求于吴三桂。如果圣上的真有密诏传到吴三桂手中,镇西王未必敢起兵清君侧,但可以堂而皇之拒绝他出兵陕西的提议。
当然,他没有排除最差的局面——郑芝龙和吴三桂同谋起兵攻江南。真是如此,北伐之战暂时要停下来了。
他静思片刻,提笔手写一份文。
“阉人张瑾身犯欺君之罪,畏罪潜逃,命南直隶、浙江和湖广诸府画像拘捕,有发现张瑾踪迹者,赏白银五十两
大将军府的传令兵快马加鞭把公文送到刑部,再由刑部往各地下巡捕文,江南的风向标一日大变。翟哲深思熟虑,给内阁留了一份情面。
如果郑芝龙和吴三桂真被浆糊涂了脑子,他还需倚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