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起几十万大军吗!
这一点,普鲁士人可是整个欧洲最典型的例子。
当年在腓特烈大帝没有攻占西里西亚之前。整个普鲁士只有不到一百万的人口,但是就凭着这一百万的人口,腓特烈大帝愣是拉起了一支近二十万人的大军。而现在一个有着近三百万人口的巴伐利亚居然连十万军队都拉不起来,这自然很是让利奥波德二世感到愤怒。
其实十万军队,伊坦思是能够拉起来的,但是战争可不是靠人数就能够赢的。千万不能拿巴伐利亚去和普鲁士那样的军国主义国家去比。要知道普鲁士人天生便是好战分子,战斗的基因已经根植在所有普鲁士人的血脉之中。
再说了,普鲁士人的好战那是有原因的,普鲁士四面为敌的地理位置便注定了普鲁士人一生下来便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不然光凭勃兰登堡地区那并不肥沃的土地又如何能够养得起诺大的普鲁士王国。
而巴伐利亚,境内水网密布、环境优美堪称是鱼米之乡。在这样的情况下,巴伐利亚人的身上较之普鲁士人便少了一份奋斗的雄心,再加上巴伐利亚承平已久,没有多少巴伐利亚家庭愿意将孩子送到军队之中去。
但是,不管如何,巴伐利亚毕竟是奥地利人的盟友,一旦巴伐利亚向普鲁士投降了。那么奥地利就真的糟了。
因此苦苦思虑了良久,最终利奥波德二世还是决定向巴伐利亚派军,别的不求,但是一条从奥地利前往美因河的安全通道必须要打出来,不然的话前往美因河的那些奥地利士兵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
在与奥地利内阁要员以及军方重臣商议之后,利奥波德二世决定将驻守在维也纳地区的一万余军队派往巴伐利亚。在利奥波德二世想来,有了这一万奥地利生力军,哪怕巴伐利亚人再无能肯定也能扼制住普鲁士军队,毕竟达菲利亚的麾下可是只有一个师团而已。
但是让利奥波德二世没有意料的是,当得知利奥波德二世准备派遣一万余军队前往巴伐利亚的时候。他的儿子卡尔居然找上了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