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不得、使不得。我等一向以奇尔多斯大人马首是瞻,应该说大人提携我等才对”
“就是...就是,奇尔多斯大人仁慈决心将我们波兰从暴君的手下解救下来,实在是整个波兰的救世主,我等都应该唯大人之命是从”
一众贵族的讨好让奇尔多斯很是受用,嘴上谦虚说着共勉,但是在心中却是洋洋得意。
其实俄国人早就在奥古斯特身边埋下了钉子,这根钉子便是奇尔多斯,只不过以前为了防止自己暴露。所以奇尔多斯并没有和俄国人走的太近,即便是奥古斯特清洗城内亲俄贵族的时候。奇尔多斯都只是在一旁围观,作为一名贵族,奇尔多斯理解最深的便是保命之道,起初奥古斯特势大,奇尔多斯隐忍不发。直到最近哈萨克堡被攻陷的消息传来,奇尔多斯才终于下定了决心。
当然这一动便是雷霆万钧,因为奥古斯特的宠信,奇尔多斯手上的力量很是可观,而在之后。他利用俄军围攻哈萨克堡使得华沙城内的贵族们人心浮动的时候也很是下了一番力气拉拢了一批贵族。
虽然当初在华沙城内一大批心向俄国人的贵族被奥古斯特清洗了,但是奈何,前段时间的大败使得贵族们的心再次浮动了起来,整整九万大军都打不过俄国人,现在俄国人进逼城下,就凭着他们这些人怎么可能守得住华沙?
人心的浮动给奇尔多斯创造了机会。
原本奇尔多斯并不准备现在就反叛,他觉得起兵最好的机会应该是在俄国人进逼到华沙城下之后。然后他里应外合,这样一来完全不用费多大的力气就可以讨好他的主子。
但是奇尔多斯的幕僚并不建议他这么做,俄国人进逼华沙之后做内应与独自攻下华沙,这个完全是两种不一样的功劳。前一种危险性小,但是相应的其功劳也就小,但是如果在俄国人没有到来之前攻下华沙,那么奇尔多斯完全就是不世之功,战后完全可以凭此获得更高的地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引用过一位英国作者的这样一段话:“像自然据说惧怕真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