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关前的硝烟已然散去,中日双方不约而同地停止了军事行动,当初激战的山头上,只有遍洒的鲜血和被炮火催破的草木显示出当初战争的惨烈。
回想起战场上诡异的平静让凌念堂非常无奈,霓虹军是极讲攻击精神的,可现在来了一个非典型的霓虹军。
他没有在宾州的司令部,而是到了九塘左侧的44高地,这个高地位置非常重要,是九塘左侧的支撑点,历史上的南雄关之战,国军、霓虹军双方在这个方圆不到公里的山头上反复争夺,虽然国军军队一度收复这个高地,但霓虹军很快又将其夺回,最后第军未能全歼中村旅团,44高地没有拿下来是重要原因。
左侧以金龙山、4高地、44高地,右侧以枯桃岭、高地,以这些高地为依托,陆军新师构筑了大量的火力点和防御工事,将南雄关紧紧包围起来。
这些高地是昆仑关的第一道防线,在这些阵地后面,仙女山、老毛岭、罗塘、同兴位于南雄关左侧,界首、高地、高田位于昆仑关右侧,这些是昆仑关防线的核心,其中,新师的师部就设在最左侧的仙女山。
这些阵地上,设置了大批相互交叉、相互掩护的火力点和掩体,掩体的设立以隐蔽为主,射界为辅,张灵甫的眼前就有一个重机枪掩体,掩体大部分空间在地下,离地面的仅仅厘米高,周围用杂草和树枝完全伪装,远远看过去像一个普通的小土包。
在山的斜坡挖了许多洞穴式的单兵掩体,再利用山腰的坡面和岩壁连接成交叉火网,火线的射击诸元已被详细测定,在掩体之间,纵横无数道战壕,横向的战壕作为射击点,纵向的用来运动和补给。为了防止重磅炸弹和重炮的轰击,战壕侧壁布置大量猫耳洞,有的猫耳洞较大,作为卫生队的伤员收容所。
和新4军一样,第军的阵地设立最大特点是极端重视通讯网络,所有的山头与后方的指挥部都拉了大批电话线,一半地上,一半地下,以前的实战表明,及时和准确的通讯,对于一支部队的重要性是怎么说也不为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