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喈先生,学生冀州广平沮授。”
“伯喈先生,学生冀州魏郡审配。”
两个越众而出的青年,对蔡邕执弟子礼地自报家门。
蔡邕冷笑着说:“沮授沮公与,审配审正南,好得很,这就是冀州的青年才俊,不好好读书,却行强取豪夺之事。”
“伯喈先生,此言差矣!”审配毫无顾忌地说:“读书人爱书,视书如命,此乃美德,先生也不愿所藏万卷书从此蒙尘。”
“伯喈先生,误会我们了。”沮授接口道:“有闻先生蒙冤,我们特在此恭迎先生,一为先生接风洗尘,也想聆听先生教诲。”
本来刘备一听是审配和沮授,心中还有某些想法,这下看见这两家伙如此咄咄逼人,心中已是不喜,就要代蔡邕骂人。
不料蔡邕根本不在意,似乎听不懂两货言语中的夹枪带棒,笑吟吟地说:“接风洗尘就不必了,教诲也是不敢,万卷藏书我已赠予神侯。”
蔡邕说完,侧身让出刘备,一副与我关系不大的模样,很干脆地做吃瓜群众。
刘备自然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还想叫小蔡琰递上一张小板凳给蔡邕老先生。
沮授对刘备这个空头侯爷没一点好感,开口就不善地问:“神侯,久仰了,不知凭什么敢独拥这藏书万卷?”
沮授其人,少有大志,擅于谋略,人称其为凝眸知阵法,仰面识天文。
汉末三国时期翼州出色的人才很多,而田丰,沮授,审配三人无疑是最出色的三个。
刘备有心坑一下沮授这冀州大才,笑着说:“沮公与是吧?人称少有大志长于谋略。不知我用这万卷藏书教化万民可否值得拥有?”。
沮授不疑有他,理所当然地,大咧咧地说:“万民,都是一些目不识丁之黎遮,看得懂万卷藏书,这借口难以让人信服。”
“是呀,目不识丁。而恰恰是这些目不识丁的万民供养着你等,你连供养你的人都看不起,又何谈看书?看书又有什么用?”刘备手一挥,让沮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