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分别在即,何不赋诗一首以记念之。”
“没问题。”刘备再次在记忆库中寻找合适的送别诗。
“刘备驾马将欲行,忽闻身后呼弟声。洛阳城墙高万丈,不及荀攸送我情。”
又一首后世人耳熟能详的诗,被刘备改得面目全非。
“公达兄,后会有期。”刘备吟完诗,挥了挥手,驾马而行。
“后会有期。”荀攸也挥着手,目送刘备一行人渐行渐远。
直到刘备等人消失于目光中,荀攸才驾着马,满腹惆怅地转回洛阳城。
“哎呀!”刚刚入城的荀攸才反应过来,忘了问刘备此行何去。
其实,刘备都不知道此行何去,蔡邕也只说离开洛阳,既没说回陈留圉县老家,更不曾说去涿县。
……
洛阳城内,安乐宫中。
中常侍张让正在向皇帝刘宏禀告:“陛下,神侯刘备今天一早,就带着蔡家及万卷藏书出洛阳,沿黄河而去。”
皇帝刘宏挥了挥手说:“走了也好,免得蔡邕这家伙每天在朕耳边聒噪。”
蔡邕堂堂当世大儒,皇帝刘宏就有如赶走一只烦人的苍蝇,这真的让人极度无语。
张让没有接这话题,而是说:“陛下,不知这蔡府府邸该如何处置?”
皇帝刘宏想了想说:“蔡府就空在那儿,记得命人时刻暗中保护。万一刘备以后有所作为,朕就赏赐给他。”
张让由衷地赞道:“陛下深谋远虑,神侯必定会为皇上您肝脑涂地的。”
“哼,在绝对的利益面前,没什么靠得住,更别说区区一个承诺。”皇帝刘宏说出了发人深省的话。
张让还是没有接腔,安乐宫里一片幽静。
……
刘备,典韦,蔡邕等人,带着万卷藏书出了洛阳,来到了黄河边上。
这时蔡邕跃马于黄河边,十分感慨地说:“黄河乃是大汉的生命之河,却也是苦难的源头。每每黄河泛滥,不知道有多少百姓颗粒无收,流离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