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蔡府门前排着由无数辆马车组成的长长车队,基本上都装满了书简,只有少许细软和一具焦尾琴。
至于家具什么,都原封不动地锁在了府内,以后蔡府会如何,也只有天知道。
蔡邕很洒脱地一马当先,蔡夫人等却是一步三回头,很是舍不得蔡府。
“师兄,我也舍不得这蔡府,我们会回来是吗!?”小蔡琰从小马车中揭开车帘,探出美丽的小脑袋。
刘备骑在青骢马上挥舞着拳头说:“小师妹放心,我们迟早会回来的。”
“嗯。”得到了刘备肯定的回答,小蔡琰才安心地缩回小马车之中。
刘备看了眼坐着小蔡琰的小马车,一时之间想到了许多有关于这洛阳城以后的种种。
最让刘备难以释怀的还是若干年后这古都洛阳城将会被董卓一把火烧得面目全非,整整烧了三个多月,一座文化古都差不多烧成了废墟。
“玄德,吟首诗来听听吧!”蔡邕的召唤声打断了刘备的遐想。
蔡邕表面上云淡风轻,似乎无比洒脱,其实心中很不是个滋味,丧家之犬不外如是。
“好的,先生。”刘备没有推辞,也很明白蔡邕的心境,于是开动大脑,在记忆中寻找合适的诗。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曙色催寒近,御晚砧声向晚多。莫是洛阳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一首唐代诗人李颀的《送魏万之京》,被刘备无耻地搬运了过来。
刘备吟过诗后接着说:“洛阳城容不下先生,先生又何必再留恋这空蹉跎岁月之处?”
“你倒豁达,也好,我们走。”蔡邕捋了捋胡须,驾马前行。
蔡邕骑马在前,跟着是蔡夫人的马车,接着是几十车书简,由福伯和几个家丁看护。
随后才是蔡琰的小马车,典韦和刘备押后。
“玄德,伯喈先生。”刘备一行刚出城门,只听后面一阵马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