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张角恭敬的态度,渴求的眼神,刘备彻底坐蜡了。
造反这事,刘备真没经验。既没有太祖老人家的雄才伟略,也没有朱老总的福泽绵绵。纸上谈兵尚可,实际操作就抓瞎。
推翻一个王朝容易,要取而代之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很难。只因为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制度,律法等等。
历史中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到头来为他人做嫁衣的事例还少吗?就张角和太平道的综合实力而言,连现在的汉室都干不过,又何谈其他。
刘备心底里对这位农民起义领袖张角是敬佩的,这种敬佩来自于一个后世人的立场和觉悟,与张角本人本身关系不大。
纵观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莫不是人们活不下去了,才会揭竿而起,才会反抗,才会起义。基本上都值得同情和点个赞。
诸如汉末,就算没有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也绝对会有李角,王角,牛角之类发动别的什么起义。这是历史发生发展的滔滔大势,任何阻碍者,必会被其滚滚车轮压死碾碎。
敬佩之余,刘备也想帮忙,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怎么帮?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好吧,就算刘备告诉张角,你想取得最终胜利,就必须要解决粮食问题。
张角会怎么解决粮食问题?不问可知,除了抢,似乎别无他法。事实上也只有去抢。
造反的原因就是没吃的,造反的目的是为了有吃的。如果能解决粮食问题,谁还会去造反。都造反了,又岂能不抢。
这是一个悖论,也是一对矛盾,更是一个恶性循环。
说来话长,其实只在刘备一念之间。刘备在心思念转后,略带谦意地对张角说:“张师,我真的无以为教。”
刘备是真的没有办法改变黄巾起义的结局,也就无法改变张角的命运,既然如此,又何必给人以念想和希望。
其实刘备除了亲自加入全程参与才可能一定程度改变张角及黄巾起义的结局及走向,不然刘备说得再多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