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算是这个报告的注脚吧。这个报告里的内容,让左少卿对国内的经济建设和经济状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左少卿另外一件高兴的事,就是看见了国内刚刚通过不久的《宪法》。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二日,全国人大讨论通过了刘少奇委员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左少卿很高兴,她特地请曾绍武帮她找来这部新《宪法》,非常认真地读了一遍。
曾绍武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微胖,头发稀疏,一张方脸上总是带着微笑。但一双小眼睛里,却不时闪出审视和猜疑的目光。
左少卿看得出来,曾绍武在香港情报站里,大小也是一个头目,甚至有可能是一个重要头目。左少卿猜想,这有两种可能,或者他现在的任务,就是每天给左少卿这个研究小组购买报刊杂志。因此,他只是一个并不重要的小头目。另有一种可能,香港情报站可能对她还有一些防备,因此安排一个重要头目来监视她。
左少卿感觉,这个曾绍武应该是一个重要头目。因此,她决不敢对自己的处境有丝毫大意。
曾绍武笑着说:“少卿,共党的这个‘宪法’,你也要认真看吗?”
左少卿淡淡地笑着说:“曾先生,我只是想和咱们的《民国宪法》做一个比较。”
曾绍武就温和地说:“以少卿来看,孰优孰劣呢?”
左少卿平静地看着他,知道这其实是一次旁敲侧击的审查。她平静地说:“曾先生,孰优孰劣并不重要。关键是看执行。执行得好,才算是一部好宪法。”
曾绍武把她的话琢磨了一下,点着头说:“有道理。少卿深刻,少卿真是深刻。”
但是,这样每天研读大陆报刊杂志的时光很短暂。一个月后,情况发生了异常变化。左少卿也在不知不觉中卷入到这个异常变化里。
左少卿是在险境中磨砺出来的,警惕和敏锐早已成为她的生活习惯。
她隐约察觉,香港,或者说香港情报站,一定发生了什么重大情况。
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