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魏铭水有一项天生的爱好,就是下厨,尤其对家乡的饮食小吃情有独钟。保密局安排他到武汉潜伏,他一口就答应了,留恋的就是家乡的饮食小吃。
魏铭水的“荣和小吃店”是一家小饭馆,门前的招牌已经很陈旧了。在街两边琳琅满目的店铺之中,毫不起眼。这也正是右少卿所要求的。
右少卿静悄悄地走进这家“荣和小吃店”时,正好赶上饭点,小吃店里的十几张桌子已经坐满了客人。
看官们一定还记得,这个右少卿也是个吃货。当初在南京,她和姐姐左少卿在新街口吃街边的小吃,能把一个小肚子吃得滚圆,把姐姐的老鸭肉也给抢走吃了。
别看“荣和小吃店”的店面不大,却把武汉比较有名的小吃都汇聚在店里。
简单地说一说吧,有“老通城”的豆皮、“四季美”的汤包、“谈炎记”的水饺、“顺香居”的烧麦、“福庆和”的牛肉米粉、“老谦记”的牛肉豆丝、“田启恒”的糊汤粉。其余的还有面窝、米粑粑、鱼汁糊粉、油墩、鸭脖子等等,也是一应俱全。至于武汉最著名的老干面,虽是早点,但在这个小吃店里,则是从早到晚都供应。
魏铭水在经营上面很上心,把人家的好东西都学来了。所以,他的这个“荣和小吃店”,每日三餐都是满座。此时,三四个伙计,正不停地把各色吃食端了出来,吆喝着送到客人面前。所以,当右少卿走进这个店里时,只觉得满店里都飘着诱人的香味,连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她一掀门帘,直接进了店后魏铭水的小账房,一边在他的桌旁坐下,一边笑着说:“老魏,我还没吃饭呢,有什么现成的,赏我一点儿。”
魏铭水斜着眼睛,撇着嘴角,一脸的坏笑,向门外喊:“阿三,一笼包,一碗豆丝,一碗汤,快点啊。”
门外的伙计一声吆喝:“好耶,包、丝、汤,这就来喽——”
几分钟后,阿三端着托盘进来。他在右少卿面前放下一笼热腾腾亮晶晶的小笼汤包,一盘油汪汪黄白色里间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