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少卿立刻从口袋里拿出地图,铺在他的面前。向他指出大叻山的位置,然后不断地向西指,一直指到边境。最后,她指了指自己,指尖划过边境,然后抬头看着中年人。
中年人用力点点头,表示他已经明白。然后他看着门外的小路和已经偏西的太阳,严肃地思考着。他终于转向左少卿,向她指指太阳,又指指自己,再指指左少卿,最后又指指大叻山。
左少卿猜测,他的意思是立刻就出发,并且是趁天黑之前。她明白,这是刻不容缓的事。她又想了想,就从背包里拿出那叠法郎,递给中年人。
中年人的脸上立刻露出愉快的表情。但他只从中抽出几张法郎,其余的又还给左少卿。左少卿笑了一下,再抽出几张钞票,又塞进他的手里。
中年人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向她点头表示感谢。他拿着那几张法郎走到门外,和老人说了几句话,把手里的钱递给他。
老人拿着钱,回头向左少卿挥了挥,脸上难得地露出笑容。之后,他把那几张法郎卷了卷,小心地塞进腰间的荷包里。
这时,中年人和少年开始做出发前的准备。他从墙上摘下一支土铳和装着火药的牛角,把柴刀挂在腰上。然后从里屋拿出一只背篓,在里面放上一包米饼,一只装水的葫芦,一卷粗布,还有绳子和火镰。在房子的另一边,少年也在自己的腰上挂了一把柴刀和一只很大的灌满水的葫芦。
让左少卿稍微有些奇怪的是,那个一直没有说话的少年,不时用一种惊喜甚至是快乐的眼光看着她。他看上去有一点兴奋的样子,脸上总是挂着一丝微笑。
一切都准备好后,中年人向左少卿挥了一下手,领头出了房门。
左少卿背起背包,紧跟在他们的后面。他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一直向大叻山的方向走去。
此时已接近傍晚。弯弯曲曲的小路经过几户同样破旧的房舍。那些房舍的女主人们正在准备晚饭。她们把手搭在额头上,向中年人这边张望。中年人只是向她们挥挥手,就直接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