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小郑等人却看到右少卿带着人来了,并守候在南福巷九号的对面的小茶馆里。这样,他们就不敢轻举妄动,只是分散躲在四周,继续寻找机会。
南福巷是一条复杂的小巷,小巷两边并不平顺,有突出的墙角,或者居民搭起的小厨房,有些门前还堆放着许多杂物。这就给他们提供了藏身的地方。
小郑缩在一个墙角后面,一直想找一个机会,冲进南福巷九号。
此时,还有另外一批人也到了南福巷九号。李林奉杜自远的命令,带着两个人,也来了,他们也在寻找机会。李林很快注意到,有一些人进了九号对面的茶馆。以他的判断,这些人是特务。他怀疑特务是在设伏。这样,他也不能轻举妄动。他站在远处的角落里,向这边张望。
这时,李林注意到一个骑自行车的邮差,正摇摇晃晃地拐进南福巷。他觉得,这倒是一个机会。
几分钟后,坐在茶馆里的右少卿,也注意到这个邮差。她向身边的一个特务歪了一下下巴,示意他跟上去。
李林背着邮包,在九号门前下了车。他把自行车靠在墙边,手里拿着一摞信,摇晃着走进去,嘴里念叨着,“十一号,十一号。”他走到十一号门前,敲了敲门。
那扇门立刻就开了。门里的人伸出胳膊,一把就将他拉进屋里。两支枪顶在他的太阳穴上。这个情况,被后面跟进来的特务看得清清楚楚。
李林举着手里的信,不断地说:“我是送信的,我是送信的。”
但屋里的特务并不听他的解释,把他肩上的邮包夺过来,扔在桌上,然后推着他在墙边蹲下,喝斥道:“不许说话!”
屋里很热。上午的太阳已经高挂在天空,暑气不断升高。屋子不大,门窗关着,又挤着不少人,空气混浊而闷热。所有人的脸上都油光光的冒着汗,有人随手拿起报纸给自己扇风。
左少卿一动不动地坐着,一边思考,一边观察屋里的人。她偶然注意到,张伯为不时看一眼地上的皮包。她指着皮包问:“这个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