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什么心情,就可想而知了。此是后话,后话不提。
中条山的风,一年吹到终。这是民谣,谓其长。中条山的风还猛,猛烈到何种程度?中条山北麓,河东盐池湖畔的民房,竟不是坐北朝南,而是坐南朝北,以躲避中条山里吹来的南风,可见其猛烈。
苏少卿在黑暗的山林里,也在呼啸的山风里,摸索前行,并尽可能地加快速度。
她知道,那位连长在找到她垂下悬崖的地点后,会很快派他的战士绕路下山。他们不会再寻找她落脚的地点,而是绕行到她可能去的方向,在她的前方堵截她。
问题是,她会向哪个方向走呢?这是那位连长心中的疑问。
苏少卿每至夜晚,独自一人时,对这个问题,至少也思考了两个月。
她是国军第十三军统调处上尉军官。更俗一点的说法,她是一名军统特工。解放军知道她的身份和职务,审问她的时候,也只是为了确认一下。
一九四七年三月,也就是整整一年前,南京保密局在北平站组织了一个高级特种人员训练班。所谓高级特种人员,就是指特工,高级特工。她经处里推荐,并受审查合格,进入这个高级特种人员训练班学习。学期六个月。
学习期间,保密局本部二处处长叶公瑾,受聘来训练班讲课,并为他自己的处,挑选合适人员。在两百多名学员中,他只选定了苏少卿。
叶公瑾穿呢制军服,少将军衔,说话时,语气和表情都温和而持重。叶公瑾微笑地告诉她,毕业后,可来南京局本部报到,在二处工作,并将授予她少校军衔。她也微笑敬礼,说:“多谢叶处长栽培。”她的大好前途,就这么定下来了。
一九四七年九月,她毕业后返回第十三军办理调动手续。之后,她先回山西太原,看望独身一人的母亲。九月十六日下午,她告别母亲,乘上火车,沿同蒲路南下,并准备转陇海铁路前往南京。
据她事后的回忆和计算,她失去知觉的时间应该在夜里,大约是在午夜前后。她怀疑是被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