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吃过午饭,趁着午休的时间,孙家树急急忙忙地向小英子住的村子里赶去,到了村子一问,没费多大劲他就找到了小英子的家。她家的院子一侧临着路,石头彻的院墙,有一段墙倒塌了用玉米秸临时挡着,低矮的木门歪在一边,看起来已经长时间没关过大门了,他径直走了院子,房子也是用石头砌的,窗户很小,每一个都用塑料布蒙着,房顶上的麦秸杆早该换了,都变成黑的了,在草房顶的中间长起了一棵手腕粗的小树来,足以说明房子已有年头了,这所草房子跟两边红砖蓝瓦的新房比起来显得极不协调。
屋门虚掩着,孙家树用手轻轻拍了拍门喊了声:“有人在家吗?”没人应声,难道屋里没人?可门并未上锁啊?还是等一会儿吧,良久,屋里传出一阵剧烈的咳嗽声,看来,有人在屋里,孙家树站在外面耐心地等待着,又过了好大一会儿,年久失修的屋门“吱吱呀呀”地打开了,露出一张被病魔折磨得扭曲变形的中年妇女的脸。
“你找谁呀?”中年妇女刚一说话,立刻就伴随着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
“大嫂,请问这是小英子的家吗?”
中年妇女警觉地看看孙家树,见是一位当兵的,这才放心地说:“是的,我是小英子的妈妈,咳咳咳。”
“我是为小英子上学的事来的。”孙家树说。
听说是为了小英子,中年妇女因咳嗽而涨红的脸勉强露出一点笑容。“是吗?”她吃力地拉开门:“大兄弟,到屋里坐一坐吧,小英子放羊去了,到天黑才能回来。”说了几句话,她又激烈地喘了起来,好像要把肺咳出来似的。
孙家树说:“大嫂,看来你病得可不轻啊?怎么不去医院看看呢?”
“这是老病了,看了也白看。”英子妈苦笑着说。
孙家树走进屋子,屋里在大白天光线也很暗,只见正当门摆着一张破桌子,两把断腿的椅子歪在一边,墙四周贴的报纸已经发黄了,看内容还是十二届三中全会的“新闻”,至少有十多年没有换了,寻遍整个屋子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