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纽約证券交易所一向以规范严格而著称。
迄今为止,还是没有华人的企业企业在这里上市。
要求太高,太难了!
但是,经过了杨融和汪康懋的一系列操作,上市文件竟通过了米国机构的审查,最终得以被批准上市。
客观而言,论及第一家在米国上市的华夏国有企业,怎么也轮不到名不见经传和了无生机的深城金狮。
其之所以能意外胜出,主要得益于米国资本市场开始对“华夏概念”特别青睐,而他们又对华夏这个国家毫无认知。就这样,送到门口的“金狮”成了被选中的对象。
当然,这一切看起来十分简单,实际操作,却也是极为复杂。
五八三 至少,在江城看来,这么漏洞百出,想要哄骗米国佬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
金狮这个品牌,完全就是江城把老大哥一系列淘汰了的落后产业线的丢给了杨融,能把汽车生产出来才怪。
不过,杨融这厮也算是一个人才,居然被他给硬生生的做出来了成绩。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家伙就是汪康懋。
这厮在米国也是长袖善舞。
居然靠着各种手段,硬生生的让米国的证监会做出了批准。
而在国内杨融的华博与许文通掌管的海南华银、华夏金融学院以及银行教育司共同发起成立了华夏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其性质是“非官方的非营利性组织”,注册资金由华夏人民银行教育司从“事业创收”中拿出10万元,华晨则出资100万元,杨融出任董事、副会长。
随后,华晨公司隐身其后,其资产以“划入”的方式全部装入基金会中。在某种意义上,这个基金会对于金狮的上市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米国证监会官员到华夏考察时,负责接待的则是银行,一些文件都是在一些相当有存在感的的一个会议室里签署的。
汪康懋也是承认:“没有他们,华晨上市不好办。”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