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并非是决定性的。
退一万步说,哪怕儒家士子真的个个品行高洁,为人无可指摘,那又如何?
想到这里,赵晏忍不住叹了口气。
一个三岁的孩子,做出这种老成的表情,如果放在平时会让人觉得忍俊不禁。
但此时,淳于越却感觉赵晏的这声叹气之中,成分多少有点复杂。
他的内心极度不爽,直接问道:“小公子不妨明言!”
赵晏说道:“我一直觉得,儒家推崇的那些东西,真的对治国没有任何用处。哪怕是先生在朝堂为官数十年,但你扪心自问,你一身所学,在具体实事上,可有作用?”
儒家的学说,总体来说,还是一种哲学思想。
这种思想在培养人的品德和思维方式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但在具体处理实事上,确实屁用不顶。
用一句时髦的话说,这种学说在政务上,其实压根没有什么应用场景。
比如说当初政哥在泰山封禅,一群儒生拦住车架,说为了不惊扰山神,政哥车架的车轮上应该裹上蒲席。
这个不着四六的提议,几乎把政哥都给整懵了。
淳于越说赵晏信口开河,夸夸其谈。
实际上,儒生才是干这些事情的老祖宗。
这些家伙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以先贤之言标榜自己。
具体情况?
不了解,不感兴趣。
怎么才能达到目的?
不了解,不感兴趣!
半部《论语》都能治天下了,我何必费劲巴拉的去考察求证,验证具体情况?
所以,时至今日,儒家士子越来越沉溺与典籍,没有一点实事求是的精神。
遇到事情,东拉西扯玩嘴炮倒是一把好手。
但这又有什么用?
淳于越此时便是如此。
赵晏嘲讽他一身所学其实没什么卵用,他立马就忍不了了。
“先贤典籍,可令人明礼